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贸易金融学院教工党支部的党员们积极响应无锡市委组织部、学校党委组织部及学院党总支号召,下沉社区,冲锋在疫情防控“最前沿”
,战斗在攻坚克难“第一线”,在危急中担当奉献,在风雨中砥砺前行,用实际行动践行党员的担当和使命。参加抗疫的党员们感慨良多,认为抗疫志愿活动既回馈社会、服务大众,又提升自己。
下面选取的是部分党员的战疫故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战疫故事——党总支宣传委员虞贞
疫情⽆情,⼈间有情。作为⼀名党员教师,我想通过志愿者服务为疫情防控贡献⾃⼰⼀份微薄的力量。加入志愿者队伍后才发现,原来身边有这么多各行各业的热心的人们加入了志愿者,大家都克服困难抽出自己的空余时间来参与这场“战役”,对出⼊⼩区⼈员进⾏测量登记,组织群众做核酸,扫码登记,用实际⾏动去践⾏了时代的责任与担当,我为能加入这支队伍而感到自豪。我们知道,及早发现问题,及时管控危险因素就能有效的控制病毒的传播,我们体会到责任重大,时不可待。与广大的医护人员和社区工作者相比,我们做的真的微不足道,但是我们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所有⼈的努⼒配合下,我们共克时艰,同⼼抗疫,必将胜利!

战疫故事——教工党支部组织兼纪检委员邵洁
4月28日晚,我主动参加了阳光社区的全员核酸检测工作。第一次做了“大白”,阳光社区共有10个核酸检测采样台,每个采样台都有7个工作人员,每个点位分工明确,每个人的工作都井然有序,我这个新“大白”也在老“大白”的培训下顺利上岗,具体负责给试管贴标签、身份证系统扫码、打包标本袋等。工作虽然平凡,但是要专注细致,确保速度。穿上“大白”后,内部温度奇高,外面大雨倾盆,“大白”们却是个个大汗淋漓。工作4个小时,不能上厕所,不能喝水,同时,因为下着暴雨,再加上全员核检导致的系统卡顿,使小区居民对于核检速度有所抱怨,看着工作人员耐心劝导,认真工作的态度,让我切身体会到社区工作的不易。经过这次志愿服务,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在全民抗疫的背景下,能够身体力行,为社区居民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感到非常的温暖和光荣。
“疫往无前志愿有我”“三报到三服务”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在职党员服务社区常态化,社区抗疫的“温度”与“厚度”不断提升,我相信我们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迎接美好的明天!

战疫故事——教工党支部第三党小组组长华荷锋
4月26日晚,我主动参加了所在社区的全员核酸检测工作。人生中第一次穿起了“大白”,在核酸检测小屋内给核酸检测员当助手。负责的工作有处理棉签、整理试管、打包标本袋等。工作虽然平凡,但是要求非常细致,专注度要求也高。工作的三个小时,我没有上过一次厕所,没有喝过一次水。面对着来来往往的检测人群,体会着小区居民对于核酸工作的支持。尤其是面对小朋友在做核酸时,更加感受到细致耐心劝导工作的不易。作为一名基层的党员,能够服务百姓,服务社区居民,感到非常的温暖和光荣。党员就是从这些小事中来服务人民群众,体现自身价值,进而来发扬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医护人员、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服务基层、默默奉献,但是他们一样都“平凡而伟大”。

战疫故事——老党员张勤
当疫情突然侵袭,我家所在小区按政府要求按“管控区”管理,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全员,闻令而动,迅速集结,连夜奋战。
作为一名有26年党龄的老党员,我主动联系网格员报名志愿者。普通志愿者身着“双虹蓝”马甲,党员志愿者们身着红马甲并戴党员徽章,有人在电话核查中度过日夜,有人在门岗为“守”而战,有人挺身而出在全员核酸战场展现担当,在小区内各个角落用行动点亮志愿之光,汇聚战“疫”力量,筑成一道道坚不可摧的墙。
社区分配给我的任务是跑楼挨家挨户通知宣传核酸检测,结合网格群、电话宣传通知等方式同步进行,最大限度做到全民核酸检测告知覆盖。从3月31日开始,我一共参加了3次跑楼,每次工作量在90户左右。我轻声细语,耐心细致。业主情况比较复杂,有常住户、暂时在外居住户、装修户、毛坯户,还有居家隔离户。跑楼时我一一做好登记,将无人应答的情况记录在案,提供给社区再以电话联系确认。总的来说,大多数居民都很配合,对社区工作很支持,应门铃或敲门声而出表示感谢,还关心地询问我吃饭了没有。但也有少数居民因管控居家心有怨气,听到门铃或敲门声,或故意默不作声,或厉声质问“网格群已发布通知,怎么又来了”,甚至有居民开了门责怪我影响了孩子睡觉。凡此种种,我都一笑了之。因为我知道,以小区为家的社区工作者,在核酸采集现场的大白、维持秩序的志愿者,在门岗测温、扫门铃码、查看证件的物业员工,面临更大的感染风险,付出了数倍于我的体力,承担了数倍于我的精神压力。我所遭遇的点滴不理解不配合,实在是不足挂齿。更让我欣慰的是,小区管控期间娃从学校返家,放下繁重的学业负担,主动跟我一起去当志愿者跑楼。
目前,同样是共产党员的我的先生正暂离自己的本职岗位,下沉在隔离酒店,负责密接人员的隔离管控工作。所有在抗疫一线的人,无暇抬头仰望星空,更没有时间欣赏花开花落,他们只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守护大家比星空更灿烂、比花更鲜艳的笑颜。

战疫故事——党员顾春江
第一次做核酸志愿者,初期的感受是兴奋和新奇。去社区卫生防疫处,签完字,领取装备。跟随其他核酸志愿者和工作人员一起走到核酸采集点。展开袋子,开始穿防护服。穿完突然发现怎么也不舒服,一看原来是穿反了,顿时觉得自己很尴尬,马上手忙脚乱地又换过来。
来到我的岗位——核酸入口检查测温点,我站好拿出电子测温枪。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开始给核酸检测者安排队伍,要求间隔一米,检查有没有忘带口罩的。开始查验行程码和健康码,同时给每一个人测温。开始的时候觉得自己威风凛凛,指挥若定,份外享受。但是随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队伍还是很长很长,我稍微瞄了下健康码上的时间,已经19:45了,我已经整整站了快3小时了,怪不得我觉得腿肚子酸酸的,腰也似乎不灵活了。
回头一看,检测室,采样的医生已经连续弯腰抬头不知道多少次了,竟然在这个有点凉意的夜晚,大汗淋漓,比我辛苦多了。我又赶紧站好,开始检查和测温……
“今天核酸检测全部结束,大家辛苦了……”随着采集站站长的一声宣布,大家纷纷欢呼,脱下防护服,看见漫天星光,掏出手机一看,已经晚上22:12分了,我竟然整整站了5个多小时……

战疫故事——党员赵曜
本学期来,受疫情影响学生暂缓返校,作为老师我也只能居家办公在线给学生上课。在完成学校工作之余,我也积极参与社区抗疫志愿服务。我所在的是蠡园街道下属隐秀苑社区,小区常住居民3600余户,10000余人,人口众多,人员复杂,社区工作人员在疫情防控中工作艰巨。我的志愿工作主要包括:在小区门口核对门铃码和核酸检测时维持秩序。虽然听着很简单,但是每次都需要连续连续工作4、5个小时,连续的站立说话常常让我觉得疲惫不堪,但是听到居民的一句句感谢心里又特别欣慰。我想这就是作为一名党员的初心,勇担使命,共克时艰。相信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一定会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战疫故事——新党员王小丹
由于省内疫情的原因,自开学以来我一直居家线上教学。当徐州疫情爆发时,我第一时间报名,成为一名抗疫志愿者,在完成教学任务之余,希望可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承担起年轻党员的责任,走在抗疫第一线。
秉承“服务社会,帮助他人,完善自我,弘扬新风”的工作宗旨,我认真履行志愿者的职责。辖区内有个铁路小区,居民多为铁路职工,他们工作流动性较大,传染的风险概率比其他地方高,但是本着“疫情无情我先行”的精神,我主动承担了该小区的志愿服务。小区封控期间,我积极争取入户登记、送菜上门这种需要体力以及耐心的工作;在采集核酸检测信息时,有些老人忘记带身份证,一时记不起手机号,我会耐心等他们想起来,再手录进系统;检测人太多时,我会让老人儿童先回家,记下他们的电话号码,等人少时再一一通知他们来做核酸,大家都夸我是有心人;有一天气温突然升至32度,我穿着大白防护服汗流浃背,眼睛被汗水打湿看不清扫描器屏幕,想着医护人员更加辛苦,还是坚持了下来,完成一天的工作。
在为居民服务的同时,我也收获了大家的感谢和爱护。有一次在我扫码时,因为人太多,我无暇顾及防护服,鞋套都掉了,两位阿姨主动蹲下身为我整理好,并且不断嘱咐“孩子,一定要保护好自己”,有位阿姨还采了一束盛开的蔷薇花送到我面前,虽然隔着防护面罩闻不到花香,但是心里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我在小区门口排查进出情况时,经常有叔叔阿姨放下几个苹果香蕉,“一点心意,辛苦了!”转身就没了身影。
经过这段时间的志愿服务,我深刻体会到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只有把小我融入大我当中,贡献自己的力量才能对得起党员身份。在抗疫路上,我们所有人心相连,肩相拥,一定能够战胜疫情,早日邂逅世间美好。

战疫故事——预备党员朱嘉俊
4月以来新冠疫情加剧,在“三报到”工作指引下,作为一名教师党员的我积极主动参加所在的景贤社区的全员核酸工作,本着“螺丝钉”的精神,社区哪里需要志愿者就去哪里,协助景贤社区下属的悦园D区、悦园B区、朗诗2B区完成小区人员的健康码和行程码检查、测量体温的工作并协助行动不便老年人。3次志愿服务,本着不给社区添麻烦的原则,不吃社区一顿饭,不拿社区一分钱。每次达4个小时的志愿服务让我身上腰酸腿酸,但是精神上充实。但是看到医务人员和社区工作者们辛勤的背影,我没有理由喊苦喊累。在新冠疫情异常复杂的时期,给了我们每一教师党员“时代推背感”,教师党员应充分体现一个党员在基层的先进性,投入到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中,为疫情防控阻击战自己的贡献力量。
(本期撰稿:刘丽君、贸金教工支部党员;本期摄影:贸金教工支部党员;本期审核:邢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