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8日下午,贸易金融学院组织教职工在南校区1501综合实训室观看《劳模工匠进校园》宣传片,同时组织学生线上同步观看,旨在学习劳模精神,汲取榜样力量,弘扬工匠精神。
此次劳模主讲人叫陈亮,他来自苏北农村,是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一名普通高职学生。毕业后,成为了无锡微研股份公司工作的一名工人。但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也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他20多年如一日,在加工模具的精度上“较劲儿”,把“一微米”精度做到质产、量产,也从一名粗模具加工铣工成长为了真正的“大国工匠”。
陈亮是千千万万奋斗在各行各业劳动群众中的杰出代表。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国人民具有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贸金学院师生观看宣传片后纷纷表示要继续学先进赶先进,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格鞭策自己,焕发劳动热情,厚植工匠文化,恪守职业道德,将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作为自觉行为。
师生感悟:
速递物流系主任周桢: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条条大路通罗马。劳模也好,工匠也罢,他们都对国家对人民对老百姓有恩,不论他是一个“水果贩”,还是一个学富五车的知识分子,他们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必须以劳模为榜样,让劳模工匠精神不再只是墙上的标语,不再只是口头上的说说。我们要发扬他们的优秀精神,让劳模工匠精神在校园落地、生根、发芽、滋长!
教工党支部宣传委员刘丽君:
全国劳动模范陈亮说,“行行有能手,行行出状元。做技术工人也能大有可为!”这让我对工匠精神有了深入的思考。到底什么是工匠精神?我认为工匠精神就是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认认真真地去把每一件事做好,并且不断地思考,如何能做得更好,不断地改进和提升。如果每一个都具备了工匠精神,那么每一项工作就都能被做好,我们的国家就一定会欣欣向荣,蒸蒸日上。作为一名高职教师,我们首先自己要有工匠精神,完成好每一个工作环节,用心培育好每一位学生。其次,要将工匠精神厚植于教学过程中,用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和信念。
金融管理系年轻教师王韦雯:
在陈亮看来,年轻人要敢想敢做,他读书的时候跟同学们说他也要做老师到处演讲,同学们觉得他想多了,而事实证明,只要敢想敢做,才有可能成功,如今他也实现了到处做讲座的梦想。他获评“2019最美职工”,2020年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作为无锡党代表出席了中国共产党江苏省第十四次代表大会,获得“江苏大工匠”称号,参加了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外记者见面会等等。陈亮常用这些荣誉鼓励新人:只要热爱本行当、肯刻苦钻研,做技能工人大有前途。所以我们年轻人要敢拼敢想敢做,用智慧和汗水营造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风尚,谱写了“中国梦、劳动美”的新篇章。
速递物流系年轻教师王小丹:
陈亮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爱岗敬业,精益求精”,这是一名技术工人的岗位职责,也是对我们的要求。对于高校教师,要学习他坚韧不拔,不断攻克技术难关的精神,我们在搞科研的时候难免会碰壁,必须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坐得住冷板凳,耐得住寂寞,朝着目标坚定前进。对于学生来说,走向工作岗位后更要以陈亮为榜样,发挥工匠精神。做技术工人也能大有所为,在平凡的岗位上能书写精彩华章,一技在手,技行天下,走遍全国甚至全世界都不怕。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为今后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了道路,职业教育的春天到来了!这也是对广大职校学生的巨大鼓舞。
商英2101班丁玉婷
弘扬工匠精神有助于提升中国品牌形象。品牌是企业走向世界的通行证,也是国家竞争力的主要体现,国家形象的靓丽名片。提升品牌形象要求把工匠精神融入设计,生产,经营的每一环节,做到精雕细琢,追求完美,实现产品从“重量”到“质量”的提升。成国家之大气,塑中华之精神,历代以来先祖总是为我们开创政治的先河,作为国家的人民我们深怀一颗感恩的心,那些为我们奋战前线的勇士,是他们用鲜血渲染了整个中国,当年红军不惧危险,翻雪山,过草地,飞夺泸定桥,换来了中国入今盛世的局面。工匠精神,是一种毅力,同样也是种责任,我们学习工匠精神,也是为了锻炼我们自己,为祖国做贡献,为中华成就明天。
电本2101班王舜玉
“敢想、敢做、敢拼”是他们成功的基础。想自己、他人所不敢想,一切事业的成功都是从“想”出发的,人若是没有了思想,梦想,那人生将毫无意义;有了想法要制定计划,尽全力去做,不必去考虑结果如何,力气到了,成果自来;要敢于和他人竞争。“杀不死我的,都将使我更强大”这是尼采的人生态度,同时也激励着他们勇敢地面对挫折与挑战。作为后起之秀的我们,更应该乘着国家发展之际,怀抱着前辈们的精诚之心,以不服输的态度,认真努力学习专业文化知识,铸就精诚之魂。
(本期撰稿:邵洁;本期摄影:邵洁;本期审核:邢丹)